来日照嘛,主要就是来看大海,在海边玩的,别的倒也真的没什么。还有一些历史人文遗迹在下属县的山上,不过估计夏天爬山不太合适吧。海边的景点大都集中在沿海这一条路上,青年文明号是专门走海边的公车。
亲:欢迎来日照哦~日照海滩不收费的,一般来万平口的多一些,沙滩最软的是海水浴场,不过玩的人少一些,因为万平口的小吃设施多,名气大些。
一般是芒果、橘子、草莓、樱桃、苹果、梨等。可以带入机舱,但携带物品总重量不能超过5kg/人,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物品不能带上飞机。因此,榴莲、菠萝蜜等“重口味”的水果,在密闭的机舱内容易发臭,不宜带上飞机。
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 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,地处日照市区以北15公里,是1992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,在日照大沙洼林场的基础上建立的首批国家森林公园之一, 是山东省旅游规划“五区一线“中海滨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第一天 上午乘坐北沿海旅游专线到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游玩,这里有日照最好的金沙滩,可以去踏浪,戏水,中午就在附近的王家皂吃饭,下午继续坐沿海专线去三浴(山海天)游泳,晚饭可以在附近的渔家解决,或者在市场买来海鲜加工,晚上游览万平口,走在万平口灯塔广场的栈桥上,听着海浪的声音,凭海临风。
以上几个非海滨景点都是收费景点,距离市区比较远,交通也不是很方便,如果人多又不想倒车的话建议游客还是打车去玩比较合适。竹洞天位于日照老城区西郊,游客从市区可转一趟车到长途汽车站然后转15车到达,路程还算方便。景区以竹为主,主要表达江南风情和民俗特色。竹林经常有少数民族特色表演,喜欢的朋友可以去看看。
年日照升格为地级市后,市委、市政府进一步深化经营城市理念,大力改善投资软硬件环境,积极引进内资、外资,启动和激活民间投资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,投资总量增加,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以26%的速度递增,到2003年达到了1324亿元,1989-2003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6884亿元。
从大的方面来说,这正如杨书记讲的,对于这些年的变化首先,日照市港口功能越来越强大,从港口建设之初发展到现在,日照港已经成为现代化、综合型的大港,港口的跨越发展是日照最大的变化。第二,港口的发展又带动了临港产业的发展。日照建成了一批临港工业大项目。
日照时数在2月份最低,多年平均为83h,其次是3月份;日照时数最多的月份在7月,多年平均为247h,其次是8月。全区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季节变化见图4-1。全年大部分月份日照时数都低于150h,只有7,8,9,10四个月日照时数在150h以上。
分析原因,青藏高原的地形没有明显变化,不会是地形状况,A错。纬度也没有改变,不会影响日照时数,B错。昼夜长短也水会有改变,C错。70年代后,青藏高原上降水的增加,天空云量的增加,是影响青藏高原的日照时数减少的主要原因。所以主要是天气状况,D对。
太公岛——广阔无垠的环境,有秀丽的风景,天气晴朗时看着蓝蓝的天空,似乎心情都能瞬间变美丽呢。杏石温泉度假村——附近优美的自然环境像是为温泉形成的天然屏障,让人们的感受到温泉的舒适和宁静。九仙山峡谷漂流——它是漂流形式非常的生态,两边青山绿水能让人彻底的放松,总体落差近100米。
日照森林公园:位于日照市岚山区,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公园。公园内有湖泊、山林、草地等自然景观,还有儿童游乐区、烧烤区等供游客休闲娱乐。日照国际影视城:位于日照市东港区,是一个以影视拍摄为主题的旅游景区。游客可以参观电影拍摄场景,还可以体验特技表演、穿越剧等娱乐项目。
第三海水浴场 作为日照唯一免费的正规浴场,第三海水浴场位于海岸线中段,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环境吸引着众多游客。这里海水清澈,沙滩细腻,是夏日享受阳光和海浪的理想之地。
1、国宏化工、国际焦化、久泰化工、山东铁雄新沙集团、肥城矿业集团、金沂蒙集团化工、日照焦化等支柱企业,以煤气化、煤焦化为主攻方向,大力发展合成氨、清洁能源、碳一化工、煤基烯烃与新型合成材料四大产业链,形成以化肥、甲醇、甲醛、醋酸、清洁燃料等为主的煤化工产业体系,将鲁南建成国家级的煤化工基地。
2、鲁南地区把握产业转移和服务业、制造业发展的契机,积极调整产业结构,实施四大带动战略,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重心。建设六大产业基地:食品及优质农产品基地:发展现代农业,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,形成优质商品粮、油料、蔬菜、林果和畜牧加工基地。
3、首先,一带的构建将沿鲁南经济带东西两侧形成一条集约化、产业密集的大产业走廊。这一地带涵盖了日照、临沂、枣庄、济宁和菏泽五个城市,它们将通过一体化发展,共同打造经济活力。
4、并着力培育农副产品加工、能源和煤化工、精品钢铁、优质建材、机械制造、商贸物流六大产业基地。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当前按“一体两翼”的布局展开,而鲁南经济带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翼。鲁南经济带东依半岛城市群,西托陇海沿线腹地,南联淮海经济区,北接济南省会经济圈。
5、以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为核心,以打造“六大产业基地”为重点,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,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文化旅游商贸业,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,实现跨越式发展,努力把鲁南建设成为鲁苏豫皖边界区域新的经济隆起带、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。(二)发展布局。
6、中心城市为济宁。2006年,鲁南经济带生产总值达到4664亿元,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12%,比全省平均水平高8个百分点;人均生产总值1900多美元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26亿元,年均增长22%。三次产业比例为15:59:36。加快鲁南经济带发展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:地理位置比较优越。